老年人,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?
日期:2025-06-24 14:24:37 / 人气:22
一、情绪价值消费:从泡泡玛特到保健品
泡泡玛特Labubu隐藏款原价99元被炒至2600元,甚至拍出108万元天价,“情绪价值”带来的商品溢价巨大。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,中老年人应“宠辱偕忘、不喜不悲”,但事实并非如此,老年人同样对情绪价值有强烈需求,甚至更愿意为此买单。

在银发市场,保健品便是典型例子。一些平时省吃俭用的老人,会心甘情愿购买上万元保健品。这背后不仅是老人对健康的渴望,更是对情感关怀与社交连接的需求。子女忙碌、社交圈变小的老人易产生孤独感,保健品销售人员通过嘘寒问暖、陪伴关怀赢得信任,老人享受被关心的温暖感,甚至忽略商品交易本质。数据显示,老年消费者因“心情好”增加日常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0.8%,高于中年人的14.8%和青年人的15.9%。上海消保委调查也表明,新银发群体消费集中于健康养生、旅游社交、兴趣爱好,超六成退休后对生活品质要求上升。
二、高端养老机构:硬件背后的情绪价值
(一)情绪生产基地:高端养老机构的崛起
近几年,一二线城市高端养老机构不断涌现,成为老人们巨大的情绪生产基地。这些机构以“陪伴”为核心,营造怀旧、治愈、分享和自我实现等积极情绪体验。即便硬件设施平平无奇,月费高达1.5万元以上,入住率依然可观,老人们愿意为熟悉环境带来的丰富“情绪价值”买单。
(二)细节还原:承载情感记忆的硬件布置
高端养老机构在布置上有别具巧思之处。以阅览室为例,部分机构藏书来源多样,包括院内购买、企业捐赠、老人自带,甚至有老人亲自撰写出版的作品。还有的机构鼓励老人将承载情感记忆的老物件带入,如相册、书本、钢琴等,延续情感记忆和生活方式。在“纸媒式微”当下,仍坚持订阅报纸,尊重老人读报习惯,一定程度上还原熟悉生活场景,让老人感受家的温暖。
(三)适老化智能产品:满足情感慰藉需求
满足情绪价值的适老化智能产品也逐渐渗透到养老领域。针对老人宠物陪伴情节,科技公司推出兼具陪伴与照护功能的养老机器人,如交互能力强的电子宠物,以呆萌外观和细腻触感为老人带来情感慰藉。
三、软服务:构建深层次情感连接
养老机构的“软服务”通过情绪管理、语言交流、文化活动设计等柔性方式,与老人建立深层次情感连接。一位资深院长分享的经历显示,院长忽略老人招呼引发老人负面情绪,若不加以关注,负面情绪可能蔓延。而员工主动澄清,实现良性互动,员工获得价值感与成就感,老人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。一些养老机构成立委员会、评选优秀员工,为老人搭建情绪表达桥梁,让老人感受尊重与重视,养老机构也能精准捕捉需求,沉淀出老人对机构的深厚信任。
四、信任闭环:关注家属情绪,化解托付焦虑
养老服务中,家属情绪也至关重要。家属为老人养老服务费用买单,一方面希望父母得到专业照顾,减轻自身照护压力;另一方面希望得到“被理解”的情感共鸣。家属最大的情绪是“焦虑”,担忧老人意外情况。养老机构虽不会明确规定与家属联系次数,但多数会定期分享老人在院生活状况。不过,联系过多可能加剧家属焦虑,关键在于防患未然和应急能力。意外发生时,第一时间联系家属告知实情并提供解决方案,即使家属远在海外,也能确保老人得到及时救治和妥善照顾,化解“托付焦虑”。
五、情绪价值网:养老服务的溢价根源
从泡泡玛特的天价溢价现象可洞察情绪价值的巨大力量,养老服务溢价的根源在于构建了一张“情绪价值网”。硬件层面的功能价值会随时间淡化,而人与人之间的情绪链接能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沉淀,成为“高价”养老的底气,它关乎老人的生存,更关乎有尊严、有温度、有回响的生命质量。
作者:耀世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突发!郑欣宜因意外受伤暂退《歌...06-30
- 春晚常客黄晓娟:37 年低调婚姻,...06-30
- 不做饭不生孩子,打算住老院的成...06-30
- “香港四大才子” 蔡澜离世!交过...06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