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行业:寒冬未尽,破局之路在何方

日期:2025-06-24 14:27:13 / 人气:31


2025 年,光伏行业仿佛置身于冰与火的交织之中,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发展态势。

一、展会热潮背后的行业寒冬
一边是 SNEC 光伏展会现场热闹非凡,宛如一片火海。近 40 万平方米的展馆内,人头攒动,来自全球近 100 个国家的 3600 多家参展商齐聚一堂,预计超过 50 万的观众纷至沓来,热度丝毫不减当年。然而,另一边,光伏行业却正遭受着史上罕见的产业重构与深度调整,恰似一片冰冷刺骨的寒冰。2024 年,产业链遭遇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激烈的价格战,即便是头部企业也未能幸免,录得巨额亏损,全行业的阵痛至今仍未消散。

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,让 2025 年的 SNEC 展会成为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。展会试图为仍在追光的从业者们解答那个最核心的问题——行业的下一站在哪里?

二、行业见底困难重重
(一)博弈激烈,价格弱势依旧
各方力量在光伏行业中激烈博弈,想要让行业见底并非易事。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,光伏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如自律、控价、控产以及提升技术门槛等,虽然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光伏产业链的价格依然维持弱势运行。

光伏产业链的价格直接反映了供需关系的变化,而当前的情况是供大于需。据 InfoLink 数据显示,截至 2025 年 6 月 19 日,2025 年硅料、单晶 N 型硅片(210mm/130um)、电池片(210mm/25.0%+)、单晶 TopCon 组件的均价分别下降了 11.42%、9.28%、10.52%、4.22%。

在 SNEC 光伏展会上,一位光伏资深人士向虎嗅妙投表示:“想以一己之力去推动行业是不可能的,你会发现你在跟所有的关联方在博弈。”而这背后最大的关联方就是资本。

(二)资本支持减弱,行业洗牌受阻
以前,光伏行业有资本市场融资、银行信贷及债转股、地方补贴这 3 笔资金来源。但如今,资本市场融资早已停止,信贷也只针对部分企业(小名单)提供贷款。当企业想降低开工率时,会向不同厂区所在地申请用电。这时,各地政府为了留住企业,会与企业协商给予补贴。例如,A 地和企业协商,给 2000 万补贴,让企业降低 B 地、C 地的开工率。而企业一盘算,拿到了 5000 万的补贴,就不降开工率了,转而打价格战。

只要有人不断在背后给企业“塞筹码”,企业就不会主动退出市场,整个行业也就无法完成洗牌。

(三)减产预期与行业过冬准备
正因为市场化竞争不充分,整个行业需要更严格、更有效的行政措施来引导其重回良性发展的轨道。产业链又传出了“减产令升级”的预期,有消息称,光伏三季度将迎来更大力度的减产,预计开工比例将环比降低 10% - 15%左右。

据虎嗅妙投从这次 SNEC 光伏展获悉,目前不少光伏企业的开工率已经降到了 60%,甚至更低。一位光伏企业人士向虎嗅妙投表示:“我们内部来说的话,最起码要准备了 1 到 2 年的时间过冬。”可见,光伏行业还会有寻底的过程,而光伏企业还需找到自己的破局之道。

三、突围迹象初现端倪
(一)协鑫集团董事长指明方向
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 SNEC 光伏展开幕式上明确指出,同质化竞争只会挤压行业生存空间,差异化策略才是破局的关键。

(二)电池技术分化,BC 电池崭露头角
现阶段,光伏行业最大的差异化体现在电池技术上。光伏的底层逻辑在于追求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成本。前两年,PERC 电池时代落幕,TopCon、HJT、XBC 等新一代电池技术开始接棒。由于不少厂商在 TopCon 方面有技术积累且量产成本低,TopCon 凭借产能优势一跃成为主流。然而,主流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,TOPCon 短短两年便耗尽了技术红利。

两年前,XBC 虽然理论效率更高,但量产成本也高,不被多数厂商认可。只有爱旭、TCL 中环、隆基等少数厂商率先押注并实现量产。在这次 SNEC 展会上,虎嗅妙投发现展会上出现的 BC 电池变多了,认可度也得到提升。不过,展会出现的 BC 电池变多,并不意味着会大规模上量。

虎嗅妙投向晶澳科技的展台人员了解到,晶澳科技虽有 BC 电池的展品,但没有规模化量产。其他厂商也有类似情形。此外,在性能参数上,各厂商也在暗中较劲。此前,TopCon 的“信徒”晶科能源认为 BC 电池的双面率不如 TopCon,更适合单面可以接触到太阳光的屋顶等分布式场景,不适合正反两面都有机会被太阳光照射的地面电站。但在这次展会上,爱旭的 ABC 组件标出的双面率为 80±5%、交付效率为 25.2%,而 2024 年 5 月 ABC 组件的双面率才 70%;晶科能源的 TopCon 组件标出的双面率最高达 85%、最高效率为 24.8%。可见,BC 组件的双面率正在打破偏见,逐步追赶上 TopCon 组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价格战背景下,BC 组件较 TopCon 组件有一定的溢价,显得尤为可贵。TCL 光伏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虎嗅妙投表示:“在我们的海外展区,有一半展示的是欧洲地区的解决方案。欧洲地区还是以 BC 组件为主,对美观度要求比较高,价格相对更高。”

(三)场景化解决方案挖掘新市场
除了产品差异化,企业也在针对不同的场景做差异化的解决方案,从而挖掘新的市场。TCL 光伏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虎嗅妙投表示:“我们之前在海外做了一个光伏 + 储能 + 充电桩 + 热泵的尝试。我们发现在国内,如果家里条件还可以,同时随着成本进一步下降,这一套节能能源系统是可以落地的。”

透过这次 SNEC 展会,虎嗅妙投发现在光伏内卷的背景下,部分厂商已经找到了破局之路。例如:爱旭、TCL 中环等凭借 BC 产品的优势,准备突围;TCL 光伏科技则以场景解决方案差异化为切入点,打开新的局面。

四、未来展望:寻找破局之道
当前光伏行业的核心矛盾是供需失衡与资本博弈导致的“出清延迟”。短期内价格战难以停止,但部分企业已通过技术差异化和场景创新找到突围方向。长期来看,行业需经历更彻底的洗牌,市场化竞争与政策引导结合才能推动良性发展。对于从业者而言,“活下来”并抓住技术或市场细分机会,将是穿越周期的关键。避免同质化、找到差异化的企业,才能更早地走出周期,在这场行业变革中迎来新的生机。

作者:耀世娱乐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© 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官方站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