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冷、AI芯片,薄膜铌酸锂,有逻辑但还没涨!|0828 张博划重点

日期:2025-08-29 17:58:26 / 人气:11



8月28日,A股市场走出午后V型反弹行情,三大指数全线收红,市场情绪显著回暖。截至收盘,科创50指数表现最为亮眼,单日涨幅超7%;寒武纪、中芯国际两大科技龙头双双创下历史新高。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为2.97万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948亿元。具体指数表现上,沪指上涨1.14%,深成指上涨2.25%,创业板指上涨3.82%。

在当日市场的强势反弹中,科技板块成为核心驱动力,尤其是与AI算力、先进封装相关的细分领域表现突出。结合近期产业趋势与市场动态,张博为投资者划出以下重点方向——液冷技术、AI芯片、薄膜铌酸锂,这些赛道具备明确的产业逻辑支撑,但目前股价尚未充分反映其潜力,后续值得重点关注。

一、液冷技术:AI算力爆发的“散热刚需”

随着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高功率服务器的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算力提升的关键瓶颈。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当下高密度计算设备的散热需求,液冷技术凭借更高的散热效率、更低的能耗以及更适配高功率密度的特性,成为AI数据中心建设的“刚需”。

当前,全球AI算力竞赛持续升级,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码数据中心建设,对液冷方案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。从产业链角度看,液冷技术涵盖冷板式、浸没式等多种技术路线,涉及冷却液、管路系统、散热模块等核心环节。随着AI服务器渗透率的提升,液冷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,相关企业有望率先受益。

二、AI芯片:算力竞赛的核心“底座”

AI芯片是驱动AI应用落地的核心硬件,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大模型的训练速度与推理效率。当前,全球AI芯片市场呈现“一超多强”格局,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与高性能GPU占据主导地位,但国产AI芯片厂商正加速追赶,通过技术迭代与生态建设逐步缩小差距。

从国内来看,寒武纪、华为昇腾、海光信息等企业已在AI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产品广泛应用于云端训练、边缘推理等场景。随着国内AI大模型产业的快速发展,对自主可控AI芯片的需求愈发迫切,叠加政策支持与资本助力,国产AI芯片厂商有望迎来市场份额与业绩的双重提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AI芯片的发展与先进封装技术(如Chiplet)密切相关,通过异构集成提升芯片性能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,已成为行业重要趋势。相关产业链企业(如封装测试、材料供应商)也将同步受益。

三、薄膜铌酸锂:光通信与量子计算的“隐形冠军”

薄膜铌酸锂是一种新型光电材料,凭借高电光系数、低损耗、高集成度等优势,在光通信(如高速调制器、光开关)与量子计算(如量子光源、量子探测器)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。随着5G/6G通信技术的演进以及量子计算的产业化提速,薄膜铌酸锂的市场需求正快速释放。

从技术路径看,薄膜铌酸锂通过纳米级薄膜工艺实现更高集成度,解决了传统块状铌酸锂材料体积大、加工难度高的痛点,更适合应用于小型化、高可靠性的光电子器件。目前,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薄膜铌酸锂的核心制备技术,国内部分厂商已在材料合成、器件设计等环节取得突破,未来有望打破海外垄断,抢占高端光电子器件市场。

总结:逻辑清晰,静待催化

液冷技术、AI芯片、薄膜铌酸锂三大方向,均具备清晰的产业逻辑支撑——液冷是AI算力爆发的散热刚需,AI芯片是算力竞赛的核心底座,薄膜铌酸锂是光通信与量子计算的关键材料。然而,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,这些赛道的股价尚未充分反映其长期成长性,当前仍处于“有逻辑但还没涨”的阶段。

对于投资者而言,可重点关注相关产业链的龙头标的,尤其是具备技术壁垒、客户资源与产能优势的企业。随着AI产业加速落地、光通信需求持续增长以及量子计算产业化推进,这些赛道的价值有望逐步被市场发掘,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重修复。当前或是一个左侧布局的窗口期,建议投资者密切跟踪产业动态,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。

作者:耀世娱乐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© 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官方站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