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in欧洲首店:抗议声中的“超快时尚”困局

日期:2025-11-09 15:01:58 / 人气:6


今日,快时尚巨头Shein在欧洲的第一家实体店于巴黎BHV(市政百货)开业。然而开业前夕,这场商业布局已深陷舆论漩涡:9万人签名呼吁BHV收回决定,巴黎市长公开反对,BHV工会与同店品牌街头抗议,金融机构撤销百货融资。支持与反对声此消彼长,Shein试图融入欧洲市场的第一步,为何踩中了“原罪”的雷区?
一、开业风波:一场席卷巴黎的抵制运动
BHV百货的决定引发轩然大波并非偶然。作为巴黎百年历史的知名百货,其美誉度不亚于老佛爷与巴黎春天,10月2日宣布引入Shein时,宣称旨在“年轻化客群”“优化空间使用”,却在一周内遭遇9万人联名反对。部分传统大品牌因不满新邻居宣布撤离,法国媒体更是连轴播报此事,引发关于商场“商誉”的激烈讨论。
抵制声浪背后,是多重情绪的叠加。近十年法国本土零售受网购冲击严重,小商铺纷纷倒闭,亚马逊等零售巨头早已引发民间不满;本土制造式微导致品牌破产、被收购,加剧了法国人对产业安全的危机感。Shein的入驻,恰好成为这些积累情绪的“宣泄口”,甚至被视为民间情绪的“替罪羊”。
二、争议焦点:环保“漂绿”与“超快时尚”的原罪
开业前两周,Shein再遭重创——被法国广告道德评审团认定存在“漂绿”行为。法国自然环境协会投诉其“为了更可持续的时尚”“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”等宣传口号误导消费者,评审团指出这些表述依赖遥远目标,忽略当前环境影响且无法验证。此前,Shein已吞下两张巨额罚单:4000万欧元的“误导性商业行为”罚款,以及1.5亿欧元的数据违规罚款(Shein已上诉)。
环保组织对Shein的指控直击核心:其“超快时尚”模式带来系统性环境与社会问题。每天上新约一万件服装,通过十八种营销手段刺激频繁购买;八成产品由塑料纤维制成,含有害化学成分;每日空运约五千吨货物,碳排放高昂。与Zara、H&M等传统快时尚品牌按季度上新不同,Shein的高频更新制造“即时消费”压力,放大资源浪费与污染。法国甚至考虑立法限制“快时尚”,这场针对Shein的围剿,已升级为对整个行业模式的审视。
三、文化碰撞:时尚价值观的激烈冲突
在巴黎,时尚话语体系建立在“传承、技艺与独特性”之上,而Shein的“快”与“低价”精准踩中价值观雷区。法国作家兼时尚记者Sophie Abriat怒斥其为“时尚界的垃圾食品”,质疑其开实体店是为规避线上生态税;BHV员工抗议称,百货曾承诺销售法国制造或手工商品,Shein入驻违背了这一承诺。
矛盾的微妙之处在于,Zara等传统快时尚品牌早年入驻法国时并未遭遇同等抵制,部分法国本土甚至奢侈品牌也存在中国代工情况。真正让Shein成为众矢之的的,是其前所未有的增速与量级:截至2025年初,Shein网站月访问量约为Zara的两倍,12年从跨境女装网站成长为全球零售巨头。这种“颠覆式增长”打破了欧洲时尚产业链的平衡,让独立设计师、大品牌与政府都陷入“监管滞后”的焦虑。
四、破局尝试与现实挑战:流量逻辑难敌本土壁垒
面对争议,Shein并非毫无动作:宣布在欧洲上线二手交易平台,投资2.5亿欧元(含2亿欧元“循环基金”)支持纺织循环技术。但这些“去污名化”努力未能扭转舆论。更现实的矛盾在于其“轻接触”模式对当地经济的影响——参考日本原宿店“线下试穿+线上购买”的运营,Shein称将在法国创造200个就业岗位,却被法国妇女成衣联合会反驳“数以万计岗位将流失”。
商业盟友的分化更凸显困境:老佛爷百货坚决反对附属门店引入Shein,称其违背品牌价值观与合同条款;金融公司Caisse des Dépots退出BHV大楼购买交易,理由是“投资需符合负责任商业价值观”。尽管SGM百货董事长力挺Shein,希望借其线上势能吸引年轻消费者,但这场“流量赋能”的赌局,正遭遇欧洲市场价值观、环保政策与本土利益的多重围剿。
11月5日的开业,是Shein在成熟市场的一场压力测试。当“超快时尚”的增长秘方撞上欧洲“慢工出细活”的传统与严格监管,不仅是Shein的挑战,更是整个快时尚行业在可持续浪潮下必须面对的重新博弈。

作者:耀世娱乐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© 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官方站 版权所有